脊尾白虾近交系,构建及利用,诉家系世代间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农业科学等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攴撑,已成为保证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评价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一切研究课題的确立、成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动物的质量。采用标准化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科研成果的精确性,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窦海鸽等,;胡建华等,)水生动物具有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繁殖力高、可控性强等特点,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以及农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外水生实验动物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举瞩日的成绩,已建立了斑马鱼、新月鱼、大西洋鲑、青、虹鳟、亚马逊鳓和剑尾鱼等纯系标准化实验动物,应用范围涉及毒理学、发育学、生理学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斑马鱼等实验动物基因库的建立,预示着水生实验动物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后稀有餉鯽、红鲫的实验动物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可看到,我国水生实验动物开发研究仍远远落后于国外。因此加快培育我国特有的实验动物并加以推广,是我国水生实验动物学研究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吴淑勤等,;魏杰等,)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对虾白斑综合症病,给中国乃至世界养虾产业造成了重创几十年来,各国学者对白斑综合征病毒开展了各种研究,从最初的传播途径及流行病学研究发展到现在的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焦点集中在了WSSⅤ致病机理上(罗展等,),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采用养殖虾类进行疾病研究,由于其养殖环境复杂,本身携带病原(雷质文等,),无法获得精确、理想的结果。利用2个转录组数据库进行微卫星标记的扫描,共获得个微卫星标记,其中78个微卫星标记在野生群体中表现多态性。对筛选出的78对有多态性的脊尾白虾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参数分析,其中微卫星标记EC12、EC27、EC30、EC33、EC具有最多的等位基因数(11个),EC11、EC17、EC23、EC、EC平均值分别为0.、0.和0..根据Botstein()理论,多态性信息含量(PlC)大于0.5,表示高度多态,在0.25和0.5之间是中度多态,因此培育甲壳类实验动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而关于水生甲壳类实验动物的培育,目前在国内外还属空白。脊尾白虾具有个体小、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对毒性敏感以及容易饲养等特点,因此将其培育成近交系实验动物,不仅可以作为甲壳动物模式生物理想的实验研究对象。同时也可用于生理学、胚胎学、发育学、遗传学水产药理学和毒理学等研究领域黄海水产研究所自年起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全同胞交配的方式开始建立脊尾白虾近交家系,此外,还测定了脊尾白虾近交系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并于野生群体进行了比较。以上为脊尾白虾实验动物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攴持。从表9可以看出,从F7代到F9代N、H和PlC分别为2.、0.、0.,1..、0.和1.、0.、0..随着近交的不断深入,3个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一步比较可发现,大部分位点上的N、H和PC都随着近交的深入而逐渐下降,例如F9代的H达到0.,与F7代相比有显著的降低,说明有84%的个体已经达到纯合。但部分基因座则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如ECO7、EC08、EC33.上述位点上的杂合度随着近交代数的升高而出现没有规律的变化,但是一直表现出很高的杂合度。此现象虽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但也表现了脊尾白虾近交A系的一个特点,部分位点快速纯合,部分位点慢慢纯合,可能还有部分位点一直不会纯合。由此推断,当近亲交配达到一定程度时,脊尾白虾A系的近交系数可能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这个范围可能很小),不会完全纯合,不纯合的位点可能与维持脊尾白虾近交系的特异种质性有关,有学者称这些位点为脊尾白虾近交系的“生命基因”,此推论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