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上海科技大学李洁莹我的大学四
李洁莹
专业及年级: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级本科生
高中母校: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兴趣爱好:看电影美剧、看书、看展、看舞剧、跳舞、运动、旅游,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以及做一切可以自己待着的事情
毕业去向: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细胞,分子,发育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全奖博士项目
写在前面
从大一到大四看了四年的毕业生说,看每一篇学长学姐或者同学写的毕业生说时心情都是类似的,总会边看边感叹,“怎么都这么厉害”,“怎么都做了这么多事情”,“我这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都干嘛去了”。于是在被告知要写毕业生说以后,我便开始发慌,想知道自己这四年都做了些什么,究竟能写点什么。
我是一个很喜欢拍照的人。于是就开始断断续续地翻以前的照片,想借此回顾一下自己四年究竟都干了些什么。看着手机里将近三万张照片,我想,原来这就是我的大学四年。
算是主线的学习生活
“为什么要学生物”是一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而回答也总是一个很简单很容易猜到的一句话:“因为喜欢呀!”
生物实在是太有趣了,至少是在我狭隘的认知范围内——那些真实存在的东西呀,无论是从大的生物,到小的细胞,再到微观的分子,都无比的神奇与精妙。尽管各式各样,千奇百怪,但其内部构造运行的逻辑都非常合理,所有的设置都有其意义,就好像大自然不会做不合理的事情。
清晨的生命学院一角
高中参加生物竞赛,对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我便更坚定了以后学生物的决心。上科大的生物研究非常前沿,课程设置也不是囿于传统、从宏观的动植物学起,而是更加着重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并且结合了许多前沿的研究,让人可以在了解生物学过往的发展脉络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最前沿的研究趋势。大量的实验课设置也能让我对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
幸福的实验时光
除此之外,通识教育让我了解到不同学科的知识,看待问题时便拥有更多角度的思考。“信息科学技术导论”带给我的不仅是每一次编程作业AC(Accepted)时的喜悦与满足,也让我对编程有了最初步的体验;“经济学导论”里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包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效应”等等,至今仍被我灵活地运用在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我还选修了质量中国(QMS)系列课程,让我对一个产品从设计开发到审核控制到验证确认到持续改进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及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得到了学校质量管理体系(ISO:)培训证书。
质量中国课上用编手链的方式体会质量管理的流程
在年参加了iGEM比赛,我作为队长要统筹兼顾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锻炼到的不仅是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技术,还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不管是队伍内部的交流,还是比赛前期和其他团队交流,还是在波士顿展示现场和全球的学生一起交换想法。那种交流碰撞出的火花实在是太美妙了!在比赛的各个环节,我们的指导老师杨海涛教授和沈伟教授也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从课题完善到实验设计到最后的成果展示等等,老师们都亲自给我们指导。
李洁莹和iGEM
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我们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PIEZO1影响心脏发育的机制,并获得了一等奖。比赛过程中,石金磊老师和康宇佳老师在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和信任。
生物竞赛队伍合影
社恐如我在大一的时候纠结了很久也没敢去找老师进实验室,大二的时候终于鼓足勇气给管吉松老师发邮件询问能否去实验室学习,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回复。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突然意识到,其实主动找老师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老师们其实都非常nice,很愿意帮助同学。在我去伯克利交流之前,管老师还给了我许多学习方面的建议。
年上半年,我去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3+1交流。在那里我选了“NeurobiologyofDisease”“Brain,MindandBehavior”的课程,还旁听了“Circuit,SystemsandBehavioralNeuroscience”的课程,让我对神经方向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上科大一直都用的是英文教材和课件,因此在伯克利全英文的上课与讨论也没有丝毫的不适。老师们都讲的特别清楚又十分友善且充满热情,每个周的文献讨论甚至成了我最期盼的课程之一。
左:“Brain,MindandBehavior”课程的有趣瞬间;右:老师上课时展示的真实的人脑标本
在伯克利时,我联系了StephanLammel教授,希望能进他的实验室学习。虽然第一次联系时,教授因为实验室人满而拒绝了我,但在一次课后聊天的过程中,我又重新提出希望能进入他的实验室,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同意!虽然因为疫情要求居家隔离的原因没能真正在实验室里学习,但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老师们的友善,以及自己应该主动与人交流且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上课时老师突然给了我一包巧克力,
让我们以此来体会多巴胺的释放
最喜欢在freespeechmovement(学校里某个咖啡店的名字)买一杯cappuccino,然后或者赶去上课,或者在阳光明媚的露台上晒会儿太阳,写会儿作业。在伯克利交流时,我还加入了两个舞蹈社团,跳中国舞和芭蕾舞,也选修了一个希腊民族舞蹈的课程。每个周都能跳舞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在伯克利生活的片段
暑假回国前我便联系了沈伟老师希望能在他的实验室里做关于奖赏机制方面的研究,老师非常热情地答应了我的申请。目前我在沈老师实验室里做关于脂质特异性奖赏机制的研究。沈老师在各个方面都帮助了我许多,不管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还是申请学校等方面。老师经常主动询问我的近况,甚至会在面试前主动提出要帮我演练一下。可能是看出了我的reluctantto社交,沈老师经常鼓励安慰我,和我说的最多的话便是“要主动多找老师交流”“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都可以和老师讲”。这两句话也会时常被我记起,并且争取努力做到。
沈伟老师实验室合影
在大四的申请过程中,原本应该非常漫长而又“痛苦”的申请季因为学校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JHU)的合作项目而顺利地提前结束。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将我推荐去JHU继续攻读生物学的PhD学位。希望我能够继续努力,在生物学研究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学习之外的生活
因为高中担任过社团联合会的主席,并且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大一入学后就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协会,大二担任了心理协会的会长,带领社团获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在社团活动中,我组织过心理学讲座,为同学们普及心理知识;也组织了许多活动,例如“写给未来的自己“,“我想遇见你”系列活动(倾晨之约、星语心愿、荧光夜跑),心理健康周,毕业季系列活动以及假面派对活动等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之外、课程之外的交流平台,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此外,我还组织并且参与了“树洞”心理陪伴项目——项目成员在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后,在线上以匿名且完全保密的形式,积极帮大家分担苦恼或倾听吐槽,给予同学们支持与陪伴。大二至今,我一直担任心理咨询中心助管,帮助同学和老师更好地进行心理咨询。同时,我还担任过积极心理学课程助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贡献一点力量。
在心协组织过的部分活动的海报
社会实践和产业实践是上科大每年暑假的保留项目。大一暑假的社会实践,我们来到四川雅安名山走访当地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和当地的农户交流,并且帮助他们用我们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