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组代谢组学探究双酚FBPF暴露

前言

年11月,上海交通大医院冯丽萍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期刊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icsintegratedwithmetabolomicsrevealstheeffectofBisphenolF(BPF)exposureonintestinalinflflammation”的研究成果,通过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方法,发现了BPF暴露的肠道毒性的特征,探究了可能的发病机理。

中文标题:转录组学结合代谢组学揭示了双酚F(BPF)暴露对肠道炎症的影响

研究对象:人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系(NCM)

发表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

影响因子:7.

发表时间:年11月

合作单位:上海医院

运用生物技术: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由鹿明生物提供技术支持)、转录组学、qRT-PCR

研究背景

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有害。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BPA中,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和复发性流产等疾病。因此,制造商现在使用双酚类似物,例如双酚F(BPF)、双酚S(BPS)和双酚AF(BPAF)来替代。BPF被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包装产品中,有研究发现一些亚洲的水样本中BPF的浓度高达ng/L。除此之外,BPF可以从食品包装或水瓶中渗出,从而通过饮食进入人肠道系统中。多项研究表明,BPF可能与BPA具有类似的潜在健康危害,例如导致斑马鱼雌激素受体基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增加;对人类生殖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女性的特发性不孕症;围产期暴露造成雄性小鼠后代肝脏代谢紊乱。

除此之外,还造成一些肠道的疾病。该研究为了评估BPF暴露对肠炎症的潜在不良影响,检测了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肠上皮细胞NCM中肠上皮紧密连接(TJ)蛋白、occluds-1(ZO-1)和CLDN1(CLDN1)的变化。还使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BPF肠道毒性的潜在机制。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BPF暴露引起lps刺激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在NCM细胞中

暴露在浓度为、和M的BPF中48小时后,并未引起细胞活性的变化。浓度为M的BPF暴露的细胞与DMSO(二甲亚砜)处理的细胞相比再经过脂多糖处理后,IL-17A(图1b)、TNF-α(图1e)和IFN-γ(图1f)的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此外,这三个基因在M的BPF处理中,表达量明显高于M和M。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BPF和LPS处理均未显著增加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图1)。因此,研究者选择浓度为M的BPF进行后续实验。

图1

BPF暴露导致NCM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BPF暴露和脂多糖导致NCM细胞中紧密连接断裂

作者使用RT-qPCR、免疫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blot检测了NCM细胞中两个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DN1的表达水平。RT-qPCR结果显示在BPF暴露和LPS刺激组,这两种蛋白明显下调。此外,与DMSO处理的对照组细胞相比,BPF暴露的NCM细胞的ZO-1和CLDN1的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信号通路强度减弱。

图2

BPF暴露导致NCM细胞中肠紧密连接薄弱

BPF处理后NCM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转录组分析

使用Foldchange2和pvalue<0.05为标准,个基因在BPF处理组和Con组之间有差异表达,其中94个上调,个下调(图3b)。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细胞发育负调控、神经系统发育负调控和受体活性调控生物过程中显著富集。

在KEGG通路分析中(图3d),70%的差异基因与信号转导相关,40%的差异基因与内分泌系统相关,30%的差异基因与神经系统相关,20%的差异基因与免疫系统相关。根据GSEA分析,在BPF处理组中,Ras(图3e)和磷脂酶D(图3f)信号通路显著富集。EGR1、RASGRP2、GRM3和PLA2G4E基因的表达使用RT-qPCR进行了验证(图4)。

图3

BPF处理后的NCM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图4

使用RT-qPCR验证转录组表达谱的差异基因

BPF治疗改变肠上皮细胞NCM的代谢谱

使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对BPF处理与DMSO处理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总共检测出个代谢物,其中45个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图5d)。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与缝隙连接、色氨酸代谢、cAMP信号通路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相关(图5e,P<0.05)。

图5

代谢组学分析用于定量BPF处理组和对照组(DMSO处理组)的代谢物

对照组和BPF处理组中不同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聚类和多变量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呈现4个大的聚类:苯类化合物、脂类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及有机氧化合物和有机杂环化合物(图6a)。布托啡诺、精胺、焦糖磷酸盐、焦糖没食子酚、n-乙酰-5-羟色胺、异苏氨酸、琥珀酸乙酯、吡哆醇、n-乙酰腐胺和5-羟色胺能够将BPF处理组和对照组区分开(图6b和c)。总的来说,BPF处理组有着独特的代谢组特征,值得深入研究这些代谢物与肠道发育以及与BPF暴露相关疾病的关系。

图6

差异转录本、代谢物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差异转录本、代谢物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在Ras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显著富集的差异基因与BPF处理组中丰度较高的代谢物高度相关。此外,SLC6A19与布托啡诺、精胺、异苏氨酸、n-乙酰腐胺、2-甲基丙烯酸乙酯和5-羟色胺呈负相关(图6d)。作者发现,在BPF处理组中,这些与转录相关的代谢物在色氨酸代谢和cAMP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相关性分析还表明,BPF处理组的布托啡诺、精胺、n-乙酰-5-羟色胺等物质与IL-17A水平呈正相关(图6e)。总的来说,综合分析揭露了NCM细胞在BPF暴露后差异基因、鉴别代谢物和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

研究讨论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强调了BPF暴露的肠道毒性,以及证明了这种暴露可能会导致肠道炎症,并改变肠上皮细胞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谱。联合分析表明了炎症反应、转录组和代谢组变化之间的组织协调。

文章提供的数据解释了BPF暴露在肠道炎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和肠道炎症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该文章证明了采用多组学分析和体外模型来识别BPF类似物的毒性和干扰途径的可行性,而且这种分析和模型可以减少传统体内测试所需的工作量。

小鹿推荐

通过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对BPF暴露和对照组的细胞进行分析,筛选到差异的基因和代谢物。分别通过富集分析,找到差异基因或代谢物参与的条目或通路。最后通过差异转录本、代谢物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综合分析,揭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组学分析和体外模型的方式,发现了BPF暴露后肠上皮细胞转录组和代谢组谱的改变,揭露了BPF可能在肠道炎症发病机制的作用。

.

文末看点|lumingbio

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领域,是国内早期开展以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为基础的多层组学整合实验与分析的团队。目前在多层组学研究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方法

欢迎百度搜索鹿明生物——访问鹿明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4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