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简讯可编织且可洗涤ensp
01
可编织且可洗涤
世界上最长柔性纤维电池问世
这架潜艇无人机由包裹在其表面的20米长的纤维电池提供动力。图片来源:Eurekalert网站
据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今日材料》上的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上最长的柔性纤维电池。这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长米,可编织、可洗涤,将来可为基于纤维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供电,甚至可用来制造几乎任何形状的3D打印电池。
来源:科技日报
02
受宣纸启发
科研人员发明新型柔性显示膜材料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特任副研究员管庆方等,通过对传统宣纸的详细结构表征,探究了其高强度高韧性的微观机理,并且受宣纸制造工艺和结构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具有多尺度结构的高雾度透明薄膜,是柔性透明电子器件基底材料的理想选择。相关研究日前成果发表于《ACS材料通信》上。
来源:科技日报
03
科学家成功培育小型条纹章鱼模式动物
孵化时只有一粒米大小
科学家们一直依靠少数几个生物体来研究生物学的基本原理。通常的模式动物(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等)都有很短的寿命,很小的体型,可以在实验室里繁殖多代,并且已经被开发用于基因调查。这些研究生物体遗漏了一些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机会获得培育的章鱼实验室生物体。直到现在,在《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海洋生物实验室(MBL)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在MBL培育的小型章鱼太平洋条纹蛸(Octopuschierchiae)的成功培育方法。
来源:环球网
04
老油田有望“复活”!
神秘古菌“吃”石油产甲烷
荧光显微镜照片(CARD-FISH),绿色代表新古菌Ca.Methanoliparum。图片来源:承磊
12月23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沼科所)能源微生物创新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与深圳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中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发现一种来自油藏的新型的产甲烷古菌,可在厌氧环境下直接氧化原油中的长链烷基烃产生甲烷,突破了产甲烷古菌只能利用简单化合物生长的传统认知,拓展了对产甲烷古菌碳代谢功能的认知。
来源:中国科学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