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养鱼火了的985硕士,居然是最强大脑

大学生,居然能火成这样?

短短几个月内多次登上微博热搜,网友围着看他直播喷火,还有万人“追更”看他养鱼毕业。

今年5月份,选手们在《中国新主播》的海选赛上各显神通,其中,中国海洋大学的硕士生张宜良让无数网友瞠目结舌——

又是吹笛子又是喷火,现在硕士搞直播都卷成这样了?!

还有人质疑,明明还在读研,他哪来的那么多功夫做直播?

随着讨论声增多,教育博主张雪峰力挺了张宜良的表演,同时鼓励大家:

“我不觉得所谓喷火跟学历搭与不搭,有什么直接必然联系。我今天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也在跟大家说,我说你要能收能放。”

端得起,放得下,才能有更强大的适应力,平稳地走得更远、更好。

事实上,养鱼的张宜良早就是很多网友眼中的老熟人了。

他在《最强大脑》中乘风破浪,参加过《神奇的汉字》,获得过国家优秀艺术特长生,卖过烤冷面创过业,甚至还在大学里当过辅导员……

但这些标签与光环背后,我们更要看到的,是勇气与知识,如何改变一个小镇里“普通孩子”的一生。

01再养不出母鱼,别人答辩我开题

最近,除了直播喷火之外,张宜良身上更火的身份是——

山东某那个养不出母鱼就毕不了业的天选倒霉蛋。

图源:b站

养真鱼的张宜良

张宜良养鱼,养的是斑马鱼,一种体型很小的淡水鱼。

他读水产养殖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斑马鱼某一个基因的作用”。

张宜良做的实验,听起来很简单:只需要在敲除这个基因后,让这些鱼繁殖,接着让繁殖出的雌雄鱼子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的“纯合子”,再进行观测。

但问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能不能毕业看人,但农学生,能不能毕业还得看命。

而张宜良,在农学生里的倒霉程度,都能称得上是卧龙凤雏的水平。

很多生物学、农学的学生们往往都经历过被实验室里的样本支配的恐惧:

在实验室里,怎么养都养不活的菌子和动物,要么在别人家里长得张牙舞爪,要么在大自然的野外环境里顽强生长,让人看了就羡慕得牙酸。

斑马鱼,喂少了不行,喂多了也不行

图源:b站

养真鱼的张宜良

有人在张宜良的评论区里创作起了“实验室文学”:

“野外的鱼:我要活下去,站上顶峰的生态位,无论什么挫折都不能把我打败!

实验室的鱼:今天好无聊,死一下。”

只能说,实在是太真实了。

实验最初,张宜良孵了个斑马鱼卵,但最后孵化出来硕果仅存的,只有24条。

他对着这惊人的20%存活率无语凝噎,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孵化出鱼苗之后,张宜良得剪下一小段鱼尾送去鉴定基因,这一步听起来很容易,但实操起来却是对眼力、手指敏捷度和血压的三重考验。

一条斑马鱼的鱼苗,还没有大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再加上它还会活蹦乱跳地扑棱,有时候一个没注意,剪下去可能剪掉的不是鱼尾,而是来之不易的小鱼。

图源:b站

养真鱼的张宜良

就这样,经过这番折腾之后,又折损了6条小鱼,再进行严格的实验筛选之后最后能用的鱼只剩下5条——

终于到关键的一步,让这五条小鱼交配产生下一代了。

结果,谁能想到,这些鱼里,居然一条母鱼都没有?!

图源:b站

养真鱼的张宜良

面对张宜良的哀嚎,有网友在他心口上补刀:

“虽然我没养过鱼,但是有没有可能母鱼刚好就是挂了的那几条和没盖盖子的那几条?(手动狗头)”

也有许多热心网友纷纷建议他改变培育环境,注意鱼缸的温度……生怕他毕不了业。

有人看乐子,就有人照镜子。

无数心碎科研人在他的评论区聚集,吐槽起自己养菌菌死、养南瓜只开雄花的故事:

“我跟你一样,不过是我的南瓜,只开雄花,已经长到四米,还长了两条侧枝,目前没有雌花。”

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张宜良的自媒体账号已经成了大家的瓜田,网友们乐此不疲地来看他的实验进展。

谁懂啊?他的账号评论区,俨然成了一个心碎研究生和乐子人的打卡地。

但他尽管经常在自媒体上发短视频吐槽自己的倒霉实验经历,却永远会在失败后,乐观地进行下一步尝试。

越挫越勇,百折不挠。

02东打一耙,西打一耙

很多人惊叹于张宜良自信开朗的性格,与如今全面发展的跨界成就。

但也许,很少有人会知道,他也曾像许多在小城镇长大的孩子们一样,有过初到大城市上学的片刻无所适从。

可能,从年少时到现在,他一直没变过的,还是那份横冲直撞的勇气与“执拗”。

年9月,张宜良出生在辽宁省本溪市北台镇,这里是一座山城,蜿蜒的太子河穿城而过,山峦把本溪城分成了一个个小片。

图源:百度地图

不过,幸运的是,这里虽然在生活条件上不比大都市,但当地却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小时候在家里,爸爸妈妈就常常会关心张宜良的学习,当他为了作业而绞尽脑汁努力思考的时候,家里人也会为他提供精神支持与鼓励。

本溪城因湖而得名,年少时,张宜良经常漫步在河边,在这片山野间自由地成长。

或许,生于此长于此,他未来的选择,早在冥冥之中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宜良喜欢自己的家乡,但也想走出这一片小天地,去看看大海,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也正是如此,他在高考结束后,带着对海洋的憧憬,来到了青岛,走进了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生物学。

但如果,他一路按部就班读下去,或许我们就看不到如今这个在不同方向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张宜良了。

本科毕业时,他留在本校当辅导员,给学弟学妹们上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曾经有感而发:

“大学生多个选择多个路,不耽误毕业的情况下多走出校园去体验,哪怕吃大亏,趁早也是一笔财富。”

中国海洋大学校门

张宜良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其实正是因为,他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去尝试了很多其他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这些经历,正在无形中慢慢地把张宜良雕琢成如今的模样。

前不久,网络上流行起“天坑专业”改行摆摊的故事,很多网友一边分享着自己的故事,一边吐槽着自己就读的专业。

谁能想到,张宜良在大一刚入学不久,就摆过摊。

从本溪来到青岛后,他分外想念东北烤冷面,但苦于周围的摊位基本都是山东大煎饼,于是他突发奇想——

既然周围没有烤冷面,那为啥不能自己摆个摊呢?

摆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人都卡在了第一步:

进货。

但张宜良没放弃,说干就干,他特地跑到台东小吃街寻找烤冷面的摊位。

休息日他老在摊位旁边晃悠,又是帮忙干活,又是软磨硬泡,终于从摊主口中问出了进货渠道和小推车的售卖方式。

就这样,他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生活费,买下了属于自己的小吃车。

张宜良摆摊图源:中国海洋大学海之子

傍晚,下课后的张宜良带着大包小包材料,推着小吃车到学校门口出摊。

他的东北朋友们听说了他的打算后,早就奔走相告,呼朋引伴到他摊位前等着。

一时间,这个在校门口摆摊的学生,在学校里火了。

每天固定的30份烤冷面份额,几乎一开摊不久就会被一抢而空,后来甚至得提前预定才能吃上一份烤冷面。

然而,他这“生意”没干多久,就被叫停了。

周边的小店看他没打招呼就抢生意,偷偷地向城管举报了烤冷面摊子,张宜良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尽管这次没有成功,但张宜良还是不后悔自己鼓起勇气去尝试未知。

在后来的大学四年里,他去工地搬过砖、在补习机构教过课、也开过一家披萨店……

前不久,张宜良因为直播表演喷火而上热搜,张雪峰在鼓励他的同时,其实也劝过他,不要“东打一耙,西打一耙”。

但或许,对于张宜良,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勇于尝试,去迈出舒适圈,探索未知的边界,其实比一味埋头苦干更为重要。

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正如张雪峰老师所说,我是一个东打一耙西打一耙的人,但是每一耙我都坚信让我立足于社会饿不死。”

这是一种,应对无常命运和曲折生活的方式。

03平芜尽处是春山

尽管许多人称赞张宜良的勇气与跨界才华,但在他走红后,依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一个的研究生,整天参加那么多综艺节目,真的有志于学术吗?”

“做自媒体就算了,现在还想做直播,是一心向钱看吗?”

其实,对于张宜良而言,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向钱看”,不如说是“向前看”——

他想借着自己的热度,让更多人知道被大众视为“天坑”却无比重要的农学专业,乃至于他所学的,在农学中都算得上冷门的水产养殖专业。

曾经,袁隆平爷爷等农学家,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培育了无数良种,让我们从“吃得饱”变成“吃得好”。

但现在,由于专业学习中的苦与累,再加上毕业后的薪资缺少竞争力,慢慢地,农学变得令人望而却步。

而那些辛苦培育粮食蔬果、喂养鸟兽鱼虾的农民们,也因为靠天吃饭,时常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

于是,张宜良想,如果互联网的力量能够为这些农民带来帮助,让更多迷茫中的农学生重拾信心,那何乐而不为呢?

图源:青岛电视台今日

哪怕自己的力量渺茫,但聚沙成塔,每一份付出对于那些真正受到了帮助的人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而对于外界的言论,他只是一笑而过,说:

“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农科生’的身份,帮助更多扎根于田间的农民,带动农产品的推广销售。”

近一年来,张宜良参加了许多农学相关的节目,取舍之间,或许正表明了他的初心与坚守。

原本,他有机会参加今年年初爆火的综艺《种地吧少年》,这档综艺如今红得发紫,而他正是最初官宣的十位常驻嘉宾之一。

然而,长达半年的封闭录制,对于艺人们来说,可能是正常的工作档期。

但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却意味着科研进度中止半年,基本上只能延毕。

思索之后,张宜良还是更愿意沉下心来做科研,选择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回到实验室里。

不过,他在课余时间依然参加了一些录制时间较短且更能全面介绍自己专业的农学节目,比如《生机勃勃的我们》与《最炫农科生》,在里面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水产养殖专业。

一路走来,张宜良受过误解,也受过批评。

但或许,正如他去年在《最强大脑》节目中面对着一众清北藤校牛剑的学神也能够杀入二十强,张宜良的内核早已足够坚强,足够稳定。

图源:《最强大脑第九季第8期》

他的选择,很好地诠释了那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如今,我们肯定张宜良,不仅仅是肯定他的勇气与鲜活,更是肯定着无数像他一样对农学有着热忱与坚守的农科生。

我们要谢谢这一代又一代农科人的传承,是他们,让我们的现在与未来,更加美好。

参考资料:

1.最强大脑第九季

2.青岛电视台今日

3.中国海洋大学海之子《张宜良:想把人生活成一本书》

4.生物学霸《养不出母鱼就毕不了业的硕士火了,他居然还是《最强大脑》的颜值担当》

5.b站

养真鱼的张宜良、小红书

张宜良、微博

养真鱼的张宜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