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胎盘发现微塑料每年800万吨塑料排
每年,超过八百万吨的塑料垃圾从陆地流入海洋,经过紫外线风化和一系列物理机械作用后,这些塑料垃圾会形成大量的微塑料颗粒,广泛地分布在海洋环境里。
人类胎盘里发现微塑料?
微塑料又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的颗粒很小,直径不超过5毫米。微塑料在海洋中,会被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吸收,并在其体内富集。国外的一项研究表示,摄入微塑料最多的海洋生物是蓝鲸。
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也是食物链中的最终富集者。在食用了富集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后,这些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大部分和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但也有一部分会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中。
在大量关于人体内微塑料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在人类的胎盘、粪便、血液、母乳以及肝、肺等器官和组织里,都发现过微塑料颗粒存在的踪迹。这些微塑料可以无声无息地在人体中富集,并随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转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微塑料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食物摄取等方式进入人体。其中,取食被微塑料污染的食物,是人体最主要的微塑料摄入途径。以贝类、鱼类等海鲜为主的海洋食物,在污染层面上有着最高的微塑料富集水平。
然而,在人体微塑料富集的过程中,影响人类的不仅仅是海鲜在内的海洋食物。一项对人类日常饮食中的微塑料污染研究显示,蜂蜜、盐和酒等日常食物中也存在着少量的微塑料颗粒。同时,在饮用的瓶装水和自来水中,研究人员也检测到了微量的微塑料颗粒。
微塑料甚至可以空气中漂浮,随呼吸进入人体。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的微塑料的含量,甚至比自来水的水体中更高。仅以平均每年摄入的日常食物量计算,研究人员推测,一个人每周通过食物摄入的微塑料约为5克。这几乎是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微塑料进入人体之后
通过食物摄取的微塑料经过胃肠道消化作用后,一部分会经由粪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通过小肠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引起消化道炎症,最终被富集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其中,肝、肾等脏器是最主要的累积器官。
另一方面,微塑料也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肺部,增加肺结节的风险。一些特别微小的微塑料颗粒,还可能穿过细胞屏障,转移到其他器官中,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毒害作用。
科研人员用小鼠以及斑马鱼等模拟微塑料对人体的毒性,发现通过食物链摄入微塑料会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并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的分布。一项对纺织工人的调查跟踪显示,相比其他工人,需要接触塑料纤维的合成纺织工人,在10~20年后癌症发病率升高了。
微塑料治理
海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微塑料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被科学家们越来越深多地观测到,各国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限塑减排措施。这些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差异不同,其主要目的都在于防治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减少微塑料的排放,降低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和日常的危害。
仅以海岛遍布的日本为例,当地通过强化立法等措施,对塑料垃圾随意丢弃、乱排、乱放等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海洋垃圾排放情况的监控力度。同时,通过加大对陆地垃圾的清洁和回收力度,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垃圾排放量。
此外,由于化工生产的洗化用品中广泛含有塑料微粒,是水体中微塑料颗粒的一大来源。针对洗涤用品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限制,开发和提倡使用环境友好的洗化产品,也是防止微塑料通过水体流入到海洋中的重要举措。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通过参与回收海洋垃圾的公益组织和活动,开发和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环保教育等,来减少微塑料的排放与接触。这一系列措施为减少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带来重要的积极作用。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不仅仅关乎海洋环境,也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海洋塑料污染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对各国渔运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在日常中减少塑料用品的使用,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既是保护了生活环境,也是保护了海洋生态安全,同时也是在保护每一个被暴露在微塑料威胁下的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