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护肤是如何拿捏消费者的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追求,已经卷到护肤界了。

何欣洋

“情绪护肤”,定义模糊

难道皮肤也像人一样,会狂喜和emo?

某种意义上看,是的。情绪对皮肤的影响,多是通过精神方面的压力体现在皮肤状态上出来,如长痘、暗沉、干燥等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话,业界已有对应的科学基础。大量科学研究发现,70%的人会以躯体健康程度受损的方式来表现或消化不良情绪,身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就是愤怒、恐惧、忧伤等负面情绪的出口。同时因不良情绪引发的一系列激素水平变化,也会引发色素沉积、毛囊堵塞或造成其他皮脂腺问题。

情绪确实与皮肤状态息息相关。那么情绪护肤就是针对这一因果关系,生发出来的科学概念吗?

并不是。“情绪护肤”的概念,在业界至今仍未有确切定义。前些年,情绪护肤曾与神经美容有关,有学者认为皮肤角质层下分布的神经末梢可指挥皮肤接收外在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神经组织。

“情绪护肤更多体现在芳香类产品。市面上这类产品的效果不是通过涂抹或喷洒,让皮肤感知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嗅觉系统(嗅上皮、嗅球和嗅皮层)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影响或调控情绪而产生的作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尚靖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道。相比于科学概念,“情绪护肤”应该被视为一种消费概念。

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化妆品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药科大学“皮肤健康及疾病干预”研究平台负责人,生物与医药专业化妆品与皮肤健康方向研究生专业负责人,尚靖教授与团队致力于加大功效安全评价体系建设,还研究了适用于特色天然原料的系统评价体系。所用到的研究模型有皮肤类器官模型(3D皮肤模型)、细胞互作微流控模型、低等生物系统模型(斑马鱼、果蝇、线虫)等。

尚靖教授认为,“情绪护肤”与敏感肌也大有关系。

皮肤作用于大脑的关系,是作为我们接收到的所有压力的外部传感器。这个大脑—皮肤轴能够有效管理人体对压力的反应以及由情绪影响的皮肤状况。皮肤应激因素会诱导皮肤和表皮神经系统、神经末梢、肥大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整个级联反应。

敏感性皮肤就是其中一种典型情况,是人体某一压力因素引发一连串的生物反应,最终影响情绪,增添生活烦恼。因此,有“舒缓”功效宣称的化妆品抚平肌肤发痒、不适、紧绷等症状,是某种意义上的“情绪护肤”。

打“情绪战”争夺用户

英敏特报告《新冠疫情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年5月》数据显示,29%的被访者在疫情封控期间开始注重产品是否带有令人舒缓的香味,香氛类产品开始呈现更大需求比。

而今年尼尔森IQ发布的《上半年中国快消市场趋势报告》也指出:用户消费趋势逐渐向“悦己、护己”型消费倾斜。在美妆护理与家庭日化方面,添加天然成分与香料的沐浴品、漱口水、洗衣剂、熏香等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

面临工作压力与都市快节奏的年轻一代,一边追求“炫饭”“微醺”带来的放纵型快乐,一边对身心呵护给予了更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8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