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却说我这辈子都是美国人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255046.html

前言:

中国历史上不少家族都存在中断现象,但钱家是个例外。

“赵钱孙李”。

北宋初年写成的《百家姓》里,赵姓之所以排 ,是因为当时得天下的是赵家人,而“钱”姓之所以排第二,则是因为吴越王姓钱。

吴越开国国君钱镠曾留下遗训,“子孙后代要以中原王朝为尊”,所以当赵匡胤连灭8个国家,准备派兵占领吴越国时,钱镠的孙子钱俶主动归降,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钱俶此举得到了大宋皇帝的赞赏,也得到了民众的一致拥护,因此,即使当时钱姓人口排名在30开外,也顺理成章地位列赵姓之后。

唐昭宗赐给钱镠的金书铁券,“卿恕九死,子孙免三死。”

自宋朝以来,钱氏家族代代出人才,尤其是现当代,更是人才济济。

钱氏后裔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比如钱学森、钱三强、钱学榘、钱永健、钱永佑、钱穆、钱玄同、钱其琛、钱钟书、钱伟长......等等。

论人才之多、成就之高,放眼全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比得上钱氏。

更让人敬佩的是,钱氏后裔中,有很大一部分,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结合在一起,毕其一生为国奋斗。当然,也有少数一部分,生在国外,长在国外,始终认为自己和中国没有关系。

比如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

钱永健

科学家之家

钱永健的父亲名叫钱学榘(jǔ),是钱学森的堂弟。

钱学榘的父亲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亲兄弟。

钱学榘年幼时,家道中落,叔叔钱均夫对他视如己出,还供他读书。

钱学榘比钱学森年纪小,几乎是紧跟着钱学森的脚步长大。

钱学森出国留学后,钱学榘受到叔叔钱均夫鼓励,也奔赴美国,和堂哥钱学森进入了同一所名校同一个系。

不同的是,钱学森 选择回国效力,而钱学榘顾虑自己曾担任国民党官职,担心回国后受到不公正待遇,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美国国籍。

钱学榘

年,钱学榘的次子出生,这个孩子就是钱永健。

或许是家学渊博的缘故,钱永健打小就显露出了科学天赋。

由于小时候患有哮喘病,钱永健很少参加室外活动,他经常窝在地下实验室,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在钱永健眼里,这些玩具太小儿科了,根本不过瘾。

有一次,钱永健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化学书,上面写着如何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觉得很有趣,从此之后便对化学格外热衷。

读高中时,家里的地下室里已经摆满了瓶瓶罐罐,钱永健和哥哥钱永佑甚至悄悄制作过火药,结果不慎起火,把乒乓球台都点着了。

即便如此,父母也没有责备他们,只是在室外搭了个混凝土露台,让孩子们把实验地点转移到外边。

16岁时,钱永健凭借“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这个研究课题,获得了西屋科学天才奖。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也 权威的高中生科学竞赛奖项,因为含金量极高,也被人称为“少年诺贝尔奖”。

在25岁时,钱永健已经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化学学士,还在剑桥大学读了博士后。

年,凭借“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人们称他“点亮了生物学”。

这个成果有多重要?

就拿神经系统举例来说,有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在神经系统的各个部门工作,这些神经细胞紧密地挤在一起,人们之所以能思考,靠的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互相联系。

在大脑皮层里,每个神经细胞大约要把信息传送给几千个其他细胞,而每个细胞也要同时接受并且处理几千个神经细胞传来的信息,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是很难看清楚的,就像从高空看森林一样,只能看见一片翠绿,却分不清那些树枝来自哪棵树。

钱永健的研究成果,就是让正在活动的神经细胞变亮,甚至可以使不同特征的神经细胞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一种转基因斑马鱼,通过基因操作手段,将荧光蛋白导入到普通的斑马鱼体内,这些鱼就能变换出各种鲜艳的色彩,看上去好像染上了荧光一样,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观察它们的器官发育情况。

荧光蛋白技术,可以让人们增加对生命和疾病的了解,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等。

而且,比起获诺奖的“绿色荧光蛋白”,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钱永健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了更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绿色荧光蛋白只是钱永健学术成就中非常次要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钱永健的研究对细胞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具有颠覆性意义,如今,几乎每个做细胞研究和药物筛选的人都在使用钱永健的研究。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钱永健受到了众多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2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