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针尾原因大揭秘一文读懂针尾治疗全

孔雀鱼颜色千变万化,深受水族玩家们的喜爱。可细心呵护的孔雀鱼遇到针尾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样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孔雀鱼针尾的主要原因和注意事项以及该如何采取有效地应对性治疗。

孔雀鱼针尾主要分以下3个原因:

1、缸内水体温差过大。导致水体温差过大的情况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导致温差过大的情况发生。一种情况是气候原因昼夜温差过大,鱼缸没有保温设备,比如鱼缸内没有加热棒或加热棒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温差过大。另外一种情况是在给鱼缸换水时新旧水温度不一致,如果鱼缸较小而换水速度较快时更会加剧这种温差过大对孔雀鱼的影响。

对于这种由于温差过大导致针尾的情况通常通过升温并保持温度恒定即可有效缓解并快速恢复正常。那么如何判断孔雀鱼针尾是由于温差过大原因导致的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观察比对分析就够了。第一个方面就是核对小鱼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尤其是温度在18-22°这个区间内特别容易引起针尾情况。第二个方面是观察针尾程度。单纯的温差过大情况对孔雀鱼针尾的影响是缓慢的,如果你够细心每天观察孔雀鱼状况,你会发现开始的时候只有各别鱼先是缩尾,如果此时能够让水温处于孔雀鱼适宜的温度并保持水温恒定,2-3天的时间基本上这些缩尾的小鱼就会痊愈。如果继续听之任之话,要不了几天,缩尾的孔雀鱼就会越来越多,针尾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第三个方面就是观察针尾鱼除了尾巴缩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异常。看一看孔雀鱼的游动姿势,摄食状态,鱼鳍及身体上是否附着白膜或者腐烂情况发生。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就别乱下药物治疗,很多只是温差原因导致针尾的孔雀鱼死在下重药的鱼友手里的情况不在少数。

2、病菌性感染。病菌性感染导致针尾的危害性极大,从发现针尾开始到全缸发病发展十分迅速,通常2-3天内就会有出现个别病情严重的小鱼针尾情况真的如一根针一样的程度。辨别病菌性针尾通常可以通过观察体表是否有霉斑、白毛,甚至溃烂,针尾的鱼鳍是否如被糊上了浆糊一样附着白膜,病情严重的鱼游动姿势是否仰头呈现45°角,是否有摇头摆尾如娃娃鱼一样的游动姿势。

病菌性感染通常是由于水体不洁,过滤系统不够完善,导致水体内杂菌爆发,细菌与霉菌并发的情况尤为严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母鱼生产时会排出羊水,它在鱼缸中会滋生很多细菌,是让鱼缸病菌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鱼缸过滤系统不够强,最好采取滴流换水的办法将其稀释掉。这一点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母鱼生产后会暴毙或者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小鱼已然会生病。

细菌性感染的解决之道就是让针尾的孔雀鱼脱离之前细菌感染的环境,并采取积极的治疗。需要全缸消毒并将孔雀鱼捞出进行药浴,药浴通常采用的就是高锰酸钾或是二氧化氯。我比较倾向于二氧化氯,浓度上比较好掌握,症状较轻的升水投放一片,严重的投放两片。高锰酸钾通常是溶液呈现大红色,并要掌握好药浴时间和vc以防不测。从杀菌灭活又要低毒安全的角度来说二氧化氯是首选,当然也有如拿孔雀石绿这种毒物剑走偏锋的鱼友,但奉劝一句这种大仙儿,毕竟玩鱼不是玩命。

3、综合性针尾。通常水温温差过大引起的针尾主要发生在早春和晚秋季节。细菌性针尾则是集中在夏季爆发,霉菌性针尾则随时都会爆发。而小鱼针尾的情况发生又往往不只是单纯的一个诱因引起,水质的动荡,温差和致病菌综合的影响往往最叫人挠头。这种综合性针尾首要任务是全缸消毒灭菌,整体鱼只进行药浴治疗,还要注意治疗缸水温保持恒定但切忌温度提升过高。高温是把双刃剑,既能够加快孔雀鱼的新陈代谢药物吸收但也能促进病菌的繁殖分裂速度,所以保持孔雀鱼缸处于正常的温度恒定要比提升过高的温度更为重要。

其次的辅助治疗手段是爆氧提升水体溶氧量,大部分致病菌都属于厌氧菌,水体富氧能够抑制厌氧菌活力。适当提高ph,gh值,孔雀鱼喜好碱性硬水环境,适当提高硬度和碱性能够让其处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加水体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体渗透压,缓解孔雀鱼的腮和肾的负担。鱼友中往鱼缸撒盐治疗的做法实际上就是降低渗透压的作用,而所谓的食盐杀菌理论实在不敢苟同。食盐杀菌的原理是利用NaCl亲水性夺取非耐盐细菌体内的水分使其细胞膜失去交换作用,在被称为“渗透”的过程中,水会从细菌中分离出来,并最终导致细菌的失活。如果想靠食盐来为孔雀鱼杀菌那基本上属于腌咸鱼的操作。既然食盐在水族中没有杀菌的意义,那么增加离子浓度的可选择性就很宽泛了,针对孔雀鱼这种喜好碱性硬水特定环境条件来说,鱼缸中投放小苏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既可以提升ph值抑制细菌在酸性环境中的活性,又能够增加离子浓度调节渗透压减轻孔雀的腮肾负担。

最后的硬核操作属于火中取栗,不到万不得已新手切勿尝试。孔雀鱼针尾治疗后只有很少比例的鱼会恢复如初。大部分治疗后的尾展还是会受到影响。因此一旦一缸鱼针尾,想从中筛选提纯的精品鱼几乎没有可能。如果针尾严重的小鱼体质状态较好,可以采取断尾的操作进行治疗,小鱼的再生能力超强,很快就会补齐尾型。这个操作不适合新手,建议少量断尾多次操作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做好黄粉杀菌药浴。经过断尾治疗的早期孔雀鱼幼崽长大后尾型和尾展虽然达不到精品,但也能够让人看不出这是曾经患过针尾的鱼。

以上就是孔雀鱼针尾的原因剖析及治疗方法,欢迎水族玩家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