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草鱼,吃鱼不再卡嗓子,这是中国科学家
吃鱼是很多人的爱好,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吃鱼也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鱼刺。鱼刺不仅影响食用的口感和安全,还可能造成喉部损伤或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成功培育出了无刺草鱼,让吃鱼不再卡嗓子,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创新。
无刺草鱼的研究背景草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养殖鱼类,每年的产量超过万吨。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价格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草鱼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肌间刺太多,平均每条草鱼有根肌间刺,这些刺细小而坚硬,很容易卡在喉咙里,给食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危险。
为了消除草鱼的肌间刺,我国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等,但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直到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他们找到了控制草鱼肌间刺发生的关键基因,并成功地使其失活,从而实现了无刺草鱼的培育。
无刺草鱼的研究过程无刺草鱼的研究成果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高泽霞教授团队取得的。他们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到无刺主效基因。高泽霞教授团队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斑马鱼的基因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和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名为runx2b的基因,是决定鱼类肌间刺形成的主要因素。他们发现,当这个基因被敲除后,斑马鱼的肌间刺就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他们还证明了这个基因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所有有刺鱼类的共通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基因敲除,就可以让任何一种鱼变成无刺的。
第二阶段:将无刺主效基因应用到草鱼上。高泽霞教授团队在确定了无刺主效基因后,就开始了将其应用到草鱼上的工作。他们采用了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将runx2b基因从草鱼的基因组中切除,从而获得了第一代杂合体(F0代)的少刺草鱼。这些草鱼的肌间刺数量比正常的草鱼减少了一半以上,但仍然有一些刺存在。
第三阶段:繁育出完全无刺的草鱼。为了获得完全无刺的草鱼,高泽霞教授团队需要对草鱼进行一代又一代的繁育和筛选,但是草鱼的繁育周期较长,在湖北的养殖条件下,要四年才能繁育出下一代。为了加快研究进度,他们将草鱼的F0代带到了气候更加温暖的广东,利用当地的养殖资源,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成功繁育出了F1代的草鱼苗种。经过筛选,他们发现F1代里面有17%左右的个体是完全没有刺的,这些个体就是他们期待的无刺草鱼。他们将这些无刺草鱼进行了进一步的繁育,得到了F2代的无刺草鱼,这些草鱼的无刺性状已经完全稳定,不会再出现刺。
无刺草鱼的特点和优势无刺草鱼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创新,它不仅解决了吃鱼卡嗓子的痛点,还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无刺草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口感鲜嫩,类似鲈鱼。无刺草鱼的肉质和营养成分与正常的草鱼没有显著差异,但由于没有了肌间刺的干扰,吃起来更加鲜嫩和滑爽,口感近似鲈鱼,更受消费者欢迎。
饲料成本低,优质蛋白多。草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可以利用水生植物、农作物秸秆等低价值的饲料,相比于其他淡水鱼,可以用更低的饲料成本换取更多的优质蛋白,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工便利,安全卫生。无刺草鱼的加工过程不需要进行拔刺,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同时,无刺草鱼也降低了食用者的风险,避免了因为鱼刺卡喉而造成的喉部损伤或感染,保障了食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