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35周年特别报道要留光明在人间,眼科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郑佳颖摄影/吴鑫对于著名眼科专家姚克教授来说,年应该是不平凡的,这一年,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正式开启。至此,他的三个梦想都成为现实。医院开启那天,钱报做了报道,这已是姚克在35年的时间内,第N次登上这份报纸。一个人能和一份报纸结下什么样的缘分?姚克和钱报的共同成长可谓是一个标准答案。从单纯地作为报道对象,到和钱报携手做科普、推行公益,再到医媒融合共建……钱报见证了姚克如何从年轻的姚克博士,成为眼科领域德高望重的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眼科领路人。他作为首位中国成员跻身“世界人工晶状体植入俱乐部”、作为首位中国人当选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候任主席;钱报见证了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三个梦想,而姚克同样见证了这份报纸砥砺前行的35年。年轻的眼科博士第一次见报年10月26日,钱报2版刊登了一篇报道《把眼镜“戴”到眼球内》。这是姚克第一次登上报纸版面。那时,他是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眼科博士,作为人才被从上海引入到浙大二院眼科,操刀了省内首例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此之前的白内障手术是将患者的混浊晶状体取出后,再佩戴一副多度的远视眼镜,极其不方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顾名思义,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睛,这样手术后患者就不需要戴眼镜了。同年年底,姚克因为表现优异被浙大二院派到瑞医院留学,在国外见识到了最先进的眼科技术和设备,医院医院,可以到非洲做公益。“那个时候起,我就定下了自己的三个愿望: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眼科设备和仪器;医院为贫困患者免费手术;建立一所更大、医院。”正是因为此,两年后,在瑞士学成的姚克,婉拒了导师留下来的邀请,选择了回国。“我觉得国外不缺医生,但中国缺。”他改变了一个男孩的一生回国一年后的姚克就再次和钱报结缘。年,杭州男孩李舒宁14岁,他7岁时双眼白内障,左眼手术后失明,仅靠视力微弱的右眼视物。当时,热爱音乐的李舒宁正在学习古筝,他渴望光明,但又很无助。了解到李舒宁的经历后,钱江晚报记者特别想帮帮他。钱江晚报通过多篇报道,为舒宁募捐、寻找治疗机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也因此联系上了刚刚归国的姚克,他是治疗白内障领域的一流专家,又非常热心,在检查李舒宁的情况后,姚克认为,手术复明应该有希望。年4月4日,姚克亲自操刀,为舒宁成功植入人工晶体。复明后的李舒宁,右眼视力恢复到1.0。时隔多年后,姚克和李舒宁再次见面李舒宁的人生也因此重启,此后他走上了古筝求学之路,技术日渐精湛,最终从事古筝教学,教出上千名学生。年年末,在钱报·小时新闻的安排下,时隔多年后,姚克和已经成为一名古筝老师的李舒宁见面。两人见面就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姚克感叹:“舒宁能够复明,真的是多亏钱报,当年的记者凭着他们的爱心,促成了这件事。”26年的公益路和5次手术变革李舒宁成功复明后,姚克又先后为省盲童学校的多位孩子实施了复明手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之路。年,在姚克的努力下,医院成立,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我下过乡,插过队,见过贫苦的眼病患者痛苦地生活在黑暗之中。”到如今,医院已经奔跑了26年,累计行程60多万公里,跑遍浙江30多个偏远乡镇和海岛山村,义诊10多万人次,开展免费复明手术多例。这期间,钱报持续跟踪报道,向全社会传递这份公益的精神,同时与时俱进,在小时新闻App大健康频道打造眼科“知识处方”,送往全国各地。除此之外,姚克领衔的浙二眼科每年都会在重阳节和省老龄委推出免费复明的光明行动,连续八年,钱报都参与其中。迄今已经有多位患者受益于此。而这35年间,钱报还见证了姚克推动的国内白内障手术的5次变革:从常规白内障手术进入无刀时代,再到精准屈光性手术时代。他领衔团队创立了白内障治疗的中国模式。白内障手术的切口从最初的9毫米到现在的不到2毫米,从最初要住院手术到现在可以日间手术,从最初一台手术要一个多小时到现在只需10多分钟……每一次革新,患者都从中获益;而每一次革新,钱报都会进行解读:或科普、解密,或文图报道,或视频直播……我们是成长路上的老朋友在时代的变革中,姚克带领自己的团队一直在前进,钱报也一直没有停步。年,钱报、浙二眼科中心、医院联合打造首个医媒融合的眼科APP:斑马鱼爱眼。名医知道、上千万播放量的音视频科普讲堂、眼科中心便捷挂号通道…斑马鱼爱眼APP上线以来,已有多位眼科医护人员入驻斑马鱼爱眼,服务人次逾万。开展的直播、录制的音频、精品课合集等知识产品余个,涵盖眼科10大学组,累计观看超2万人次。年12月22日,医媒团队融合编写的《眼科日历》集结成册,被誉为:让人“不舍撕,不舍扔”的日历。年,斑马鱼小程序上线,医媒联手,打响了一场视觉保卫战。同年,姚克作为金牌导师,受邀参与钱江晚报·小时健康学院课程,给基层医生讲课,医院,几乎周周都会安排线下义诊交流,或是线上视频课程,在基层医生群内进行分享。从被报道到和这份报纸携手共进,用姚克的话说,“我跟钱报是一路相随,是成长路上的老朋友。作为媒体,钱报心向读者,作为医者,我们也在竭力传播科学和健康。”对于姚克来说,梦想已实现,但并不是尽头,而是一个新的开始。“35岁的钱报一直在做有温度的新闻,我们也在做有温度的医疗。我们都在朝着梦想努力,也肯定会收获一个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文章: 超难养的热带鱼,就是这副德性居家生活大 下一篇文章: 问天十问丨详解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