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急性全身毒性慢性全身毒性验证标准
1,全身毒性systemictoxicity
非限定于机体与器械接触部位不良作用的毒性。
注:全身毒性是指毒性物质在进人机体至远端部位的吸收与分布中产生的有害作用。
2,急性全身毒性acutesystemictoxicity
在24h内一次、多次或持续接触试验样品后在任何时间发生的不良作用。
3,亚急性全身毒性subacutesystemictoxicity
在24h~28d内多次或持续接触试验样品后发生的不良作用。
注:由于该术语在语义上不确切,在该限定时间周期内发生的不良作用也可称为短期重复性接触全身毒性研究。
国际规范性导则大多选择14d~28d的时间周期,并考虑合理的方法。亚急性静脉研究一般规定接触时间24h,但14d.
4,亚慢性全身毒性subchronicsystemictoxicity
反复或持续接触试验样品后在动物寿命期的某一阶段发生的不良作用。
注:啮齿动物亚慢性毒性研究一般为90d,其他种属动物在不超过其寿命期的10%的阶段内。亚慢性静脉研究一
般规定接触时间为14d~28d。
5,慢性全身毒性chronicsystemictoxicity
在动物的主要寿命期内反复或持续接触试验样品后发生的不良作用。注:慢性毒性研究一般6~12个月。
6.1步骤
在24h内,动物接受试验样品的一次剂量或必要时接受多次剂量。记录观察到的毒性症状,包括开始的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
动物的定期观察是很必要的,可保证动物不会由于自残、组织自溶或错放造成损耗。试验终结时对全部存活动物实施人道方式处死,观察到濒死动物时应取出实施人道方式处死。
观察中和实施人道终点时宜排除死亡动物由于试验样品毒性直接作用的可能性。
6.2体重
在给与样品前即时测量动物体重,接触后头三天每天一次,如试验周期需要时第一次接触后每周一次和试验终结时测量体重。
6.3临床观察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观察周期应至少3d,必要时可延长。4.10和附录C中给出了具体观察次数和观察项目。应进行适当次数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试验动物的损失降至最低,如对发现死亡的动物进行尸检或冷冻,并隔离或处死病弱或濒死的动物。笼边观察宜包括(但不仅限于此)皮肤与被毛、眼与黏膜的改变,以及呼吸、循环、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躯体运动神经活动性和行为模式等状况,采用附录C给出的描述语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