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教你如何准确地分辨出观赏鱼的公母

北京儿童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03433.html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老青年。

今天老青年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分辨观赏鱼性别的问题。

今天的话题主要是因为老青年的百家号后台里时不时的会有鱼友发来的观赏鱼图片让老青年来帮忙分辨公母的情况所引出的。

说实话当老青年面对这些不同观赏鱼的照片的时候,基本上有一多半的情况我是无能为力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老青年一一道来。

我们都知道作为有性繁殖的生物都具有典型的性别特征。作为鱼类来说也不例外,但是鱼类属于较为低级的脊椎生物,至今还有一些鱼类还保留着从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特征。

作为观赏鱼来说,它们的有性繁殖的生理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的观赏鱼到了性成熟之后的繁殖阶段,它们的体态特征区别十分明显。一般来说,雄性观赏鱼的体态、颜色和行为方式都与雌性有较大的区别。

通常雄性观赏鱼的体色会比较鲜艳一些,同时在鱼缸内的行为状态也较为活跃,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水族玩家们了解自己所自养的观赏鱼的品种,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进行对比就能够轻易的辨别出观赏鱼的公母。

但是鱼类的性别特征中在生物学上分为雌雄同态和雌雄两态两种。观赏鱼也属于鱼类的一个分支,自然也会存在着雌雄同态的种类。这些雌雄同态的观赏鱼由于具有相同的体态特征,给饲养它们的水族玩家们增加了辨别雌雄的难度。

其实无论是作为雌雄两态还是雌雄同态的观赏鱼来说,我们不需要心急过早的来进行判断鱼的雌雄问题。因为在没有达到性成熟阶段就判断观赏鱼的公母,大家大多所采用的体表观测方法的判断依据不足,如果仅凭某些片面的区别方法来进行主观臆断,老青年认为是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老青年遇到过不少鱼友们把处于幼鱼阶段的观赏鱼照片发给我看,让我来大致判断一下观赏鱼的雌雄问题。老青年也只能实话实说,我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打一个比方,就好比是刚刚孵化出的小小的鱼苗,敢问那位大神能够把他们分辨出来?

作为雌雄两态的观赏鱼来说,大部分的观赏鱼是需要等到性成熟阶段才能够进行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种类的观赏鱼在亚成期间就能够初步判断出来了。这些鱼类大多是集中于小型的观赏鱼类为主,比如孔雀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孔雀鱼的雌雄辨别的方法非常简单,即便是幼鱼还没有达到上色的阶段,我们就能够通过孔雀鱼腹部肛门部位的腹鳍来判断出它们的公母。通常母鱼的臀鳍是一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对比较圆润。而公鱼的臀鳍则是随着发育愈发地尖锐起来,等到处于亚成后期的时候,公孔雀鱼的臀鳍完全变成了一条尖尖的棒棒的形状,这是一般类型的孔雀鱼的辨别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品种,大家一定要区分好臀鳍和腹鳍的区别,因为一个老青年就曾遇到过一个鱼友错把缎带母鱼的腹鳍当作臀鳍来识别,一直坚持这条压成的缎带母鱼是公鱼的笑话。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辨识难度较大的雌雄同态的观赏鱼要如何进行区分。

它们的性别问题一般来说雌雄同态的观赏鱼我们无法从体表的颜色甚至是身形的大小来进行判断。因为某些特定的观赏鱼类品种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雄性身形大雌性身形小的情况是相悖的,而且老青年所接触的雌雄同态的观赏鱼种类来说,几乎这种情况是各占一半的比例。

所以说除非你知道并且了解某一类特定品种的雌雄同态的观赏鱼的体型大小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否则我们无法仅凭身形的大小就做出主观的判断。毕竟鱼的身形和生长年龄和饲养情况关联较大,你在鱼店同时购买的两条身形大小比较接近的观赏鱼却很可能不是同一个鱼场同一批出货的情况。

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一些特定的身体特征来大致上通过观察法来进行辅助的判断。比如三湖慈鲷说,一些雌雄同态的品种,比如X属的坦湖底栖类,无论是斯必洛、帕必洛还是罕见的樱桃公主,它们的公鱼和母鱼无论是从身形还是体色几乎是完全一模一样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进行区分呢?

其实养过它们并且细心观察的鱼友们会发现,到了性成熟阶段,这些X属的底栖类三湖鱼可以通过臀鳍的微妙变化来进行区分。

公鱼的臀鳍末端相对会有一个小小的尖锐的形态,近似于平行四边形。而大多数的母鱼的臀鳍基本上相对较为圆润,虽然它们的区别没有孔雀鱼臀鳍的区别那么大,但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区分的手段。

再比如作为口孵类的观赏鱼来说,通常口孵类繁殖工作都是由雌性观赏鱼来承担的。

因此雌性观赏鱼的嘴巴形态相对于雄性来说就比较圆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嘴巴比较发圆和发扁。

雄性观赏鱼由于在发情期间会存在着领地的争夺以及雄性之间的权力争夺等情况,而鱼类的打斗大多是依靠口器来作为进攻的武器。

因此他们的嘴型基本上是向前突出的,这种长时间的进化之所形成的区别,使我们来区分口孵鱼类性别上的一个依据,比较典型的就是厚唇类的慈鲷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慈鲷类观赏鱼还有一种情况适用于大多数的情况,无论是非洲三湖还是南美慈鲷,一般来说雌雄两态的观赏鱼类钟雄性为了能够混迹于大多数的雌性鱼类群体中,会刻意地将自己的体态模仿成母鱼排卵的状态。

慈鲷类观赏鱼到了繁殖阶段,公鱼的臀鳍上就会出现卵斑的形态,而且公鱼的卵斑数量通常都大于3个以上,而母鱼的臀鳍通常是没有或者是只有一两个卵斑的形态。

以上这些方式仅仅是通过观察观赏鱼表象的形态来进行的一个大致性的判断,由于不同的鱼类之间的形态差异较大,因此会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和局限。老青年更推荐的方法是通过观赏鱼的的泄殖孔形状来进行判别。

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可以说是达到%的精度,无论是雌雄两态还是雌雄同态的观赏鱼,当个体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我们就可以利于这种方法做出准确无误的区分和判断。

一般到了繁殖阶段,观赏鱼的泄殖孔就会逐渐的膨突出来,雌性的母鱼为了方便排卵,他们的泄殖孔的孔径明显要大于雄性的形态,大多数的观赏鱼类的泄殖孔的形态就是趋于这种趋势的。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泄殖孔膨出的形状来进行性别的区分。

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雄性的泄殖孔的膨出形态是一个类似于圆锥的形状,而雌性观赏鱼的泄殖孔通常是一个比较圆钝的状态,就像一个小疙瘩一样。

利于这种方式来判别公母的方法是从辨别珍珠虎鱼鱼是否进入发情阶段逐渐演化而来的,现在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应用在珍珠虎鱼上面,对于南美食土关刀等大多数的鱼类利用这种方法也一样适用。

好了,今天老青年的短文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我今天的内容对于那些一心想辨别自己所养的观赏鱼性别的鱼友们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