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模型助力铜稳态异常相关疾病新疗法的

铜(Cu),铁(Fe)和锰(Mn)离子是人体各种必需酶的辅因子,也参与神经元信号传导和活性氧物质的去除。Cu+/Cu2+离子是人体必需的,严重的神经和代谢紊乱与铜稳态的异常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癌症,Menkes氏综合征,和威尔森氏病等。

较早的研究表明,金属离子螯合剂可以减轻金属诱发的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症状。然而,该方法主要缺点是:从金属酶中非特异性地去除其他功能必需金属离子和金属辅因子,会导致多种副作用。因此,选择性细胞渗透性金属螯合剂的开发十分重要。最近由印度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德国海德堡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开发了选择性细胞渗透性铜离子螯合剂,可以特异性去除氧化应激过程过量的铜离子。

化合物2c:R为H;化合物3c:R为甲氧基。(图片源于原文)

研究者在设计合成出螯合剂后,首先进行了体外基于脱氧核糖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配体2c和3c都抑制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第二项进行的是螯合剂能否从Cu2+过量的人胚肾细胞(HEKT)移除铜离子的实验。结果表明,在Cu2+过载细胞中,螯合剂对Cu2+有选择性,可以进入到Cu过载细胞中高ROS的区域,有效螯合Cu2+,并有效地减少ROS。紧接着研究者对螯合剂是否会影响细胞活性进行检查,结果表明螯合剂浓度在微摩尔水平时,毒性最小。

下一步是确定Cu2+选择性螯合剂在铜过载疾病模型中的功效。结果表明,2c和3c都能够降低缺乏Atp7a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水平。(Atp7a基因在Menkes病中发生突变。ATP7A是铜输出所需的P型ATP酶。ATP7A功能的丧失导致铜比正常细胞中高6倍以上,显示出更高的氧化应激。)

因为斑马鱼氧化还原信号和脂质代谢相关的途径与人类高度相似,且斑马幼鱼的光学透明度使它们适用于像CellROX这样的ROS敏感光学探针的光学成像。所以研究者使用斑马鱼模型评估化合物2c和3c在体内的功效,测试螯合剂能否减轻斑马鱼幼鱼中Cu2+诱导的氧化应激。实验表明,用铜盐处理的野生型斑马鱼幼鱼表现出氧化应激增强。在尾部肌肉,肠道,侧鳍和幼虫眼睛周围观察到高强度氧化应激(如下图右边CuCl2处理组,白色箭头所指区域)。

上图为下图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右侧彩色条表示氧化应激强度,从下往上色彩变化表示氧化应激依次增强

(图片源于原文)

在螯合剂存在下,Cu处理的幼鱼中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降低,与未处理的幼鱼水平相似的(下图(b)与之前图(a)中Control组相似)。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单独的2c和3c螯合剂不会在幼鱼中诱导任何氧化应激。

螯合剂存在下,Cu处理的幼鱼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降低,与未用Cu处理的幼鱼相似(图片源于原文)

研究者最后用LPS处理幼鱼的对照实验,验证了2c和3c不能减轻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如下图LPS+2c处理组仍与左侧LPS处理组相似)。因此,配体2c和3c在多细胞脊椎动物生物中通过Cu2+螯合抑制Cu离子诱导的氧化应激,表明螯合剂在体内的适用性。

LPS处理的幼鱼对照实验显示2c和3c不能抑制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图片源于原文)

此次研究开发了具有独特的Cu2+选择性的新型螯合剂,可以在体外和活细胞中减轻金属过载诱导的氧化应激,并且能够抑制Cu超载细胞的疾病模型中的ROS产生。最后进行的螯合剂能够减少斑马鱼幼鱼中Cu诱导的氧化应激,表明它们应该可以在人体发挥功能,可以治疗铜稳态异常相关疾病。

斑马鱼价值定位:体外实验与哺乳动物实验之间的桥梁,活性物质发现、早期药效、早期毒理学、成药性研究,斑马鱼是可靠、高效、高性价比的活体筛选模型;哺乳动物没有或很难做的一些模型,应用斑马鱼可以很容易地建立模型。环特生物至今自主开发了多个斑马鱼模型,在斑马鱼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拥有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公司累计完成或正在进行的药物筛选、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项目约0项。

本文涉及研究论文:Chem.Sci.,,9,.DOI:10./c8sca.

环特生物是亚洲地区首家斑马鱼技术公司,通过了AAALAC国际认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新三板挂牌。更多疾病模型相关信息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