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这个80后小伙开荒破土,要当全能型医
明明感到身体不舒服,却说不清楚哪个地方出了毛病,到医院也不知道该挂哪个专科的号;身患多种疾病要复查,可看一种病就得挂一个专科号,在不同科室与医生间奔走费时费力;一大堆的药物,该加该减拿不定主意……为了帮患者尽可能减少这些困扰,医院兴起,它的名字叫作全科医学科,它包含全科医学科住院病房及门诊。
立志求学攻克难题
据悉,全科医学科是一个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相比于专科医生,他们不仅要继续钻研自己原来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还要不断学习其它专科的知识,知识面要广,需要有全局意识,要求更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整体化服务,同时注重患者包括心理上的需求、家庭的支持以及治疗医从性等问题,持续为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医院全科医学科,有一名年轻的80后的全科医学科主任,作为全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硕导、副教授,他的从医之路多了份坚定和从容。
“他有点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他的声音很柔和,像一个学者。”“他的眼神很纯真,年纪应该不大。”这是不少患者对姜宇的印象。年本科毕业后,医院的骨科工作,没多久,他的床位上收治了一名骨质疏松的患者,“就像个玻璃娃娃一样,稍微大一点的外力就能导致骨折,病人痛苦不堪,我很着急,也很想帮她,但当时又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姜宇回忆。这位患者让他第一次有了挫败感,他开始决定读研、读博,于是,他一下班不是在图书馆就是看文献,睡梦中也在说着学术专有名词,那段时间没陪孩子去过一次公园,没陪爱人逛过一次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读博期间,姜宇至美国纽约大学交流,他克服语言障碍,通过百余次试验培育出世界首例hepcidin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动物,不用处死动物,胚胎透明,可以在活体观察,培育成本更低,填补了骨质疏松症没有铁过载的模式动物的空白,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新药诊疗提供新的研究手段。他曾经分别在意大利罗马和西班牙瓦伦西亚代表中国在欧洲骨质疏松年会上进行论文交流并获奖,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获得国际骨质疏松年会论文奖,并在英国布里斯托、德国斯图加特、美国费城等有过国际学术交流,发表SCI文章13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9个科研项目,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及美国迈阿密大学研修学习。
博士毕业之际,他收到美国RUSH大学医学院招收他为博士后的邀请函。“当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高兴的是自己学术研究终于得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认可,如果去美国可以在科研方面更进一步,但是想到自己深受国家培养,他毅然选择回到国内发展。”姜宇回忆。
接受挑选转岗全科
年,姜宇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是继续打造专业领域还是去一个全新的科室—全科医学科开荒破土,左右思量下他选择了全科医学科。据悉,全科医学科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专科,它在专科中被称为“百晓生”,要求医生医学知识广泛,通俗一点就是啥都要懂,啥都要会。新科室的开立有难度,患者年龄偏大,平均在70-75岁,交流不顺畅,为了适应这些患者,姜宇不断调整工作方式和节奏,通过耐心倾听、放慢语速、提高分贝这“三大法宝”,逐渐拉进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一个持续发热、始终无法明确病因、医院都看不好的患者被送至二院全科医学科。为明确诊断,姜宇带领全科医学科的医生向一切可能导致发烧的原因上寻根溯源,对照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最终为患者诊断为“不典型风湿性多肌痛”,经过对症处理,患者症状好转康复出院。姜宇说:“我对全科医学科的理解就是从症状入手,抽丝剥茧,对未分化疾病进行精确的诊断和鉴别,最终能够解决患者的病痛,当然这也只是全科医学的一部分功能。”
面对疫情冲锋在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报名武汉参战,医院科室感控防治工作,除了做好每天的查房等病房工作外,全科医学科门诊主动承担了全院的核酸检测的开具,细致筛查疑似患者,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当好防控疫情的“守门员”。
一木难成林,三木方为森,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姜宇带领科室每月2次教学查房,到社区开展教学讲座、教学门诊,年科室科研课题实现了“零”突破。开设全科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