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展播浅谈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策略
如皋市搬经中学,地处江苏省如皋市西部搬经镇,西接泰兴,北临海安。学校始建于年,现为江苏省四星高中,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校园内小桥静立,流水潺潺,环境幽雅,宜读宜学。如今,搬中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搬古今大成,育经纬之才”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并优化以“轻负担、高效益、分层次、个性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英语特色、艺术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造就了一批批情趣高雅、发展全面、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策略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吴姝雯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自然类学科,生动但略显抽象。学生原有生物知识背景的匮乏也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挑战。如何在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从兴趣出发,结合高中生物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究出适合高中生心理状态的生物教学策略,以给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教学
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引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让高中生物课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亟待解决。
想要创设趣味性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创设一个生物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如何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开展生物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时的语言艺术,将生物学和文学、数学等学科相联系;
如何开展好实验课;
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
正文:
1.良好的教学情境是生物教学的起点
很多人会觉得高中的学科教学应该以知识教学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熟悉各种解题策略,从而在各类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不错,这是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摆在首位的目标,也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我们所要做的是要积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生物学习情境,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会用理性而辩证的眼光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生物学问题。
生物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就如同“汤”与“盐”的关系,没有合理教学情景的课堂是乏味平淡的,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也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时,我没有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细菌和蓝藻的图片,而是在课件中放入了一张共聚焦显微镜下斑马鱼运动神经元的荧光高清照片。这张照片来自于我读研时的真实实验照片,看到那发着绿色荧光的斑马鱼神经元,学生非常感兴趣。虽然当时的他们不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不了解转基因斑马鱼中涉及的技术操作,没有见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长什么样子。而鉴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他们心中所有的疑惑,但是借此打开了他们了解生物学的闸门,生物学的巨大魅力正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他们有信心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继续探究生物学的无穷奥秘。
2.善用心理学规律开展课堂教学
维果斯基曾提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而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的适宜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在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我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完成淀粉的检测,这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就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不提示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时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不够了解,这些过程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形成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应该如何检测呢?应该选择什么实验材料呢?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提供的实验材料有序开始实验教学。课堂上,我对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原理给学生进行了讲解,课后留下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描述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规律的“遗忘曲线”。我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记忆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生物知识网络体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步步加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丰富完善知识网络,掌握良好的记忆策略。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化瞬时记忆为短期记忆,最终形成终身不忘的长期记忆。在讲解“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我就让学生从组成元素、分布位置、结构功能等角度自主构建了关于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各种物质的网络体系图。刚开始学生也不太愿意配合,但发现这样的方法的确能够增强记忆效果时,慢慢地也就会主动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习变成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任务,或者可以说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任务,变成了一种无需督促的自主行为了。我想,这才是教学的更大层面上的目标吧。
3.合理运用精美的教学语言,文理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生物学是抽象的理科,那么能不能将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进行结合呢?经过不断探索,我觉得可以将语文艺术和高中生物教学进行结合,将语文学科的形象化配合生物课堂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有利于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经常引用一些古诗词进行生物教学。比如在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章节中,我会引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名句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甚至可以应用到植物向光性的分析中来。通过名句的合理使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相关的知识,也知道了可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4.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实验课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严谨的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但是鉴于学校实验条件有限的现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结论的由来,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实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实验条件实在不具备,我会给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视频,力图让学生自主分析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同时,我会在课余实验回到之前读书时的实验室,借助实验室的相关仪器拍实验操作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最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同亲身经历一般。
总之,高中生物趣味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教学效果。
投稿邮箱qq.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