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孩子心里种下一颗ldquo善
一个故事的开头是最难写的。我从那个深深的大山一步一步走出来,这二十年,一步不曾停歇的向前跑着。一路走来,给无数受助者带去了希望,带去了一束光。在视频背后发生的故事,翻过的每一座山,都塑造了今天的一束光和今天的我。正是这些经历,让一束光的公益足够真实,足够落地,获得了每一个一束光家人的信任与支持。
公益12年,经常收到很多爱心人士提出的“想带着孩子参与公益”。那么如何能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体会到公益的意义,而不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乡村风景呢?
我思虑再三,耗时两年才筹办出了这两天一夜的旅程。它是我经历的浓缩,孩子们在行程中会有与自己同龄但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孩子陪伴。学习他们身上的坚强和韧劲。其实对于现在的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已不再要求孩子成龙成凤,而是希望他们善良,快乐。我将这些精神融入在了每一个安排上,这两天的时间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一定是意义非凡的。既让家长感受公益的同时,也能唤醒孩子心中对于善的一份初理解。希望用我的经历来成为孩子们故事的开始。
本期活动会集20个家庭一起出发,将4-5个家庭分为一组。为了提升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旅途中安排了大家与自闭症孩子同行。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会一直陪伴,帮助大家与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相处。安排这些孩子加入咱们的行程,是因为想这种与特殊的孩子相处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包容。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孩子们很容易就缺少与人相处的耐心以及友好。
接下来便是旅程的第一站,我们一起走一走小宏艳的上学路。这段路绝对称得上上天入地。它是大山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窄窄的通道。山峰美丽,路途崎岖。小宏艳就是这样看着远处数不清的山峰,走着脚下长长的路,一步一步的走向学堂。
这一条路,在帮扶小宏艳的过程中,我走了不知多少次。她童年求学的艰辛与坚定不需要过多的描述,走一走便知道了。将第一站放在这里不只是因为大家对于小宏艳的喜爱,也更是希望这种实质性的“求学”,会让到来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与小宏艳感同身受。乡里的上学路和城里的上学路大不相同,这种事实教育比一万次“你要好好学习”深刻得多。更何况,无论贫穷或者富有,每一个孩子在面对学的态度上都应是一致的。
一路走,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沿途,也许是草丛里,也许是岩石后,那里藏着许多“宝物”,这些宝物将用于下一项活动——装饰小宏艳的家。这样的安排,一来是为了模拟我对于小宏艳的帮扶过程,当大家看到宏艳收到礼物脸上的笑脸时,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二来是更形象的给孩子一种有劳有得的体验,将学有所获的感觉放大。同时也是希望,大家的到来,会为那座灰蒙蒙的房子带去色彩。
午餐我选择带大家来尝尝我家乡记忆中的味道——大锅饭。热气腾腾的饭菜一端上来,足以慰藉路途的疲惫。这饭对于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每一次一吃到这个味道,无论我在哪里,都有一种就在家中的错觉。当然想要融入乡村生活,只是吃饭是不够的。我将吃饭的方式也选择了最原始的。既来到了乡村,就要完全符合这里人的生活方式。大家挨在一起,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大人帮着大人。拉近彼此之间距离,没有身份,就像是一直生活在一块的邻居一般。也让孩子们闻闻城中闻不到的炊烟,身临其境的感受乡村烟火气。
当大家饱餐一顿之后,那些大家熟知的孩子——子龙,晓鹏,婉姿等等早已等候多时。在接下来的路程中,他们会作为每组的小队长陪伴整个旅程,这些“本地小导游”会让大家沟通毫无语言障碍。在分配小组长的时候,会为每一组选择年龄相仿的孩子,这种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会丰富每一个孩子对于人生的体验。
接着我们会一起去拜访3-4户老人家。他们都是孤寡老人,身旁无人陪伴已久。这一课便是让孩子们学习“孝”。做公益的路上,我与人性打了无数的交道。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会与这个字有数不清的联系,这也是我内心触动最大的地方。在我看来,对于“孝”最好的教育,就是直接看看这些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到感恩,给予,回报。从老人的家中出来之后,会让孩子们就带着刚刚的那份情绪就地取材做一个礼物来表达自己内心对长辈的情感。
夜晚大家会住在农家乐中,吃着山中采摘的菌子,水库里的鱼。依山傍水,与繁星作伴。大家一起坐在篝火旁,聊天做游戏。这里可能信号不会很好,也并没有许多高科技产品。但是晚风一定凉爽,欢笑声一定最多。
你的孩子跟你说过让你眼眶湿润的内心独白吗?在此时此刻,就着这暖洋洋的火焰,让那些温暖感动的话也走近你的心灵吧。我知道,很多人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的,这样的一个机会正好让孩子和你说说心理话。
第二天我们乘坐乡村VIP出行方式——驴车,一路晃晃悠悠的去田间采摘劳作。这样的出行方式是给城里孩子的一个乡村穿越机。没有斑马线,没有安全带,没有红绿灯。你可以唱着歌,闻着花香,走走停停。
选择这样的采摘活动,是希望把孩子们的课堂放在山水之间,将课本里的知识全都转移到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孩子们可以切实的学习认识各种庄稼,果蔬。没有什么城里的孩子村里的孩子之分,让孩子就是孩子,解放天性,追着蝴蝶想飞去哪里便飞去哪里。
等到大家跑累了,跑饿了,便来到爱心食堂。这一次,大家都不再只是捐钱,而是真的用自己的力量为老人们准备一顿午餐。女同志做饭,男同志洗碗,孩子们便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孩子们当一次小大人,自己将菜端给爷爷奶奶。经过这一次之后,孩子们一定再也不会有不好好吃饭的现象发生。
当大家在这两天的旅程之后,将这一切所经历之后,一定会有许多的感触,每一个人一定都有满满的话想要说。我也会将我的故事,我的所见所学倾囊相告。还有孩子们,无论是城里的孩子,村里的孩子,健康的孩子还是不健康的孩子,他们的感触一定更深。那就坐下来,来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旅程中无数细节的布置,无数流程的安排。大到出行,小到吃食,以及旅途的方式,其实都是在传达我们的公益理念——平视,感恩等等。
希望用这种最真实的方式,最近的距离来给孩子们一些来自爱的教育——爱平等,爱自己,爱生活,爱长辈。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那些数不清的教导远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来的有效。我总说公益不是看你帮助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钱,公益是你影响了多少人,唤醒了多少份善良。我们就从身边开始,从自己的孩子开始。而这样子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善良。每一次听到有孩子想要加入一束光,想要用自己的零用钱去帮助那些困苦的人时候,便是我心中感到最为欣慰和感动的时候。因为我知道,这个举动影响的将是他的一生。故事的开头定好了,故事的过程也很难跑偏。
一束光夏令营正式启动,开始报名了……
我是马小马给作者加根鸡腿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9.html